龍舟競賽

士林划能船的習俗由來已久,早在清法戰爭以前,每年都於洲美一帶舉行。古老諺語日:「西仔叛進前就有扒,西仔來台灣叛的年又造新的……云云」。亦日:「西仔打無開是孫大人呼龍船來滬尾扒,咱洲美勝十三庄,所以有封船王的故事云云。」

士林划龍船之人數,一船三十二人,人數之多是全省第一。

 士林歌謠日:「五月五日,龍船鼓滿街路」。「頂港下港扒龍船,青蒲 紫蓼漢中洲,波渺渺,水悠悠,長奉君王萬萬秋」。另有一童謠:「龍船龍 船作真長,食粽楹白糖,糖甜甜粽參羹粽食終庭闊,洗浴來飲午時水,洗香香掛香芳,各位來看扒龍船」。

 後來士林的划龍船,由洲美(洲尾)改為在士林的頂水擋到下水擋一帶舉行,因水道兩邊深淺不同,所以划龍船採雙道輪流競賽以求公平。

 以前龍船全長五丈餘,高一尺五寸,是用樟木製成的。洲美龍船為普通細長的船形,用五枚樟板作成的。

 附圖一 從前在士林每逢端午節,都有龍舟競渡,地點在基隆河「上水橋」與「下水橋」之間。
 附圖二 端午節士林邑過去經常在原社子吊橋附近的基隆河道上「划龍舟」,後來廢河道填平,已停止多年了。
 附圖三〈龍舟競渡二〉從前本地在端午節當天舉辦盛大的龍舟競渡,一方面弔祭淹死的冤魂,一方面鍛鍊身體。
     
 附圖四〈龍舟製造〉  附圖五〈龍舟競渡一〉  附圖六〈龍船頭〉
 附圖七〈龍舟競渡三〉   附圖八〈粽子〉  附圖九〈香包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