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殮即是將死者的屍體放入棺木中,隨後準備「封釘」。入殮時必須擇時看日,入殮時棺木中還放十四件殉品,如下:

1.草絲:棺木底下舖草絲,一般用稻草或棉絮。

2.稻草灰:草絲上面加上一層稻草灰。

3.銀紙與庫錢:再上層舖一層銀紙與庫錢。是為死者準備到陰間的旅費。

4.七星枋:再放上一塊「七星枋」的尺,上面有北斗七星,是用來去煞避邪之用。

5.石頭:再放一塊石頭,因為古時人迷信,死者有可能返魂。為了不使他「詐屍」回來,特地放塊石頭,意指「等石頭腐爛了再回來」。

6.煑熟的蛋:再放一個煑熟的蛋,也和放石頭一樣,意指「蛋孵出來了再回來」。

7.豆鼓:放豆鼓和前同,表示等這些醬油漬醃過的麴發芽才回來吧。

8.過山褲:其次放「過山褲」,這是死者過陰山時所用的褲子。過山褲一定是一隻褲腿正縫,另一隻倒著方向縫,這是用來騙陰山惡鬼所用的。

9.雞枕:上頭放雞枕,這種枕頭是用紅白布縫成,裡頭塞滿了金銀紙,作為死者枕頭用。

10.首飾、珠寶:最後才把屍體抬進棺木中,這時把死者生前的首飾、珠寶放進去,這是為了讓子孫將來為死者「拾骨」﹝洗骨﹞時的報酬。

11.小被:接者為死者蓋上「小被」﹝白蔴被單﹞,這是按照棺木大小剪製而成,中間必須縫一塊紅綢子。

12.掩身旛:這是由道士所製,必須和棺材長度相同,給死者蓋上。

13.元寶:最後剩下的部份,用銀紙所摺成的元寶舖在上頭。

瞻仰遺容